到北京的自然博物館里能看到各種動植物的圖片、樣本,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樣,在京城有一家餐廳,匯集了許多新奇特的食材,大多是市面上見不到的,可以稱其為餐廳界的“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餐廳叫做“第六季”。記者發現,在第六季的原生態食材區,有許多長相奇特、名字新奇、市面上從未見過的食材。經餐廳負責人介紹:第六季本著鐘愛·純粹·自然的理念,食材大多是從西部原生態地區空運至京,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區少不了一些只有當地人才能看到的、吃到的食材,類似芋花、紫山藥、雷公菜、野生小茄子、新鮮猴頭菇等來自云南、武夷山、黃山等地區的珍稀食材。就拿雷公菜來說,生長在森林巖石上,只有陰雨天才會生長,且一出太陽就干枯了,又因數量稀少、價格昂貴,被稱作富貴菜,怪不得珍稀罕見,只有當地人才能享用得到。但在第六季,200余元的客單價就能無限量的享用。
為什么在第六季能見到這么多新奇特的食材?從餐廳負責人口中了解到,第六季的創始人常年在外,深入各地尤其西部原生態地區淘寶,一旦當地有特色罕見食材,便立即聯系貨源,空運至北京,讓北京的消費者能品嘗到遠在西部只有原住民才能享用得到的味道。“第六季”不供應反季節的食材,因此不同季節去用餐會有不同的奇特食材體驗。
記者采訪了一些正在用餐的顧客,顧客們表示,許多食材從未見過,叫不上名兒,吃一次就像逛了一次美食博物館,除了生態美食,還有海鮮、水果、小吃等300多款食材,讓味蕾得到了享受的同時又長了知識。
據悉,餐廳創始人和采購團隊從未停止淘寶,期待“第六季”對“博物館”內容的不斷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