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四川省眉山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發放在仁壽縣正式首發補貼資金1.4億元,當天32萬5千余名農戶第一次通過社保卡領取2019年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這是繼樂山市作為四川省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樣板推廣城市后,又一采用“系統+服務”模式僅用一個月就實現項目快速落地的地市。
下文轉載自四川眉山廣播電視臺新聞報道《惠民惠農財政補貼 “一卡通”啟用 一張社保卡領所有補貼》
(眉山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 楊鵬 林國強)現在我們國家的惠民、惠農政策是特別多,因此惠民惠農的財政補貼種類也非常多,以前老百姓要領這些補貼就需要辦不同銀行的銀行卡,才能申領到補貼資金,跑路多不說,還非常繁瑣復雜,同時還可能滋生一些貪污腐敗問題。但是從現在開始,這些都將成為過去,因為今天(6月18日)我市在仁壽縣正式啟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社會保障卡 “
一卡通”發放工作。今后,凡是涉及惠民惠農的財政補貼將通過人社部門發放的社保卡這一載體,以及在眉山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發放監管平臺的監管下進行發放。
家住仁壽縣滿井鎮朝陽村村民何均明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了一則來自“眉山財政一卡通”平臺的短信,短信提醒他,他家2019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396.85元已經打到了他的社保卡上。
仁壽縣滿井鎮朝陽村村民 何均明:
以前的卡太多了,打了錢都不曉得是哪張卡,要跑到農商行那兒去查。現在減輕了我們農民的顧慮,又少跑路。因為他們惠農的資金打到我們的社保卡上面,又發了免費信息,就曉得錢到帳了。
何均明告訴我們,除了享受耕保補貼,他本人還享受一項退伍軍人優撫補貼,以前領兩項補貼要分別辦兩張不同銀行的卡才能申領到錢,而現在只需要人社部門發放的社保卡“一卡通”就能領到這兩項補助。
仁壽縣滿井鎮朝陽村村民 何均明:以前領補貼的銀行卡多,容易忘記密碼,現在整來就只有一張卡,一個密碼。所以說給我們帶來了特別多的好處,我們老年人就不會忘記那個密碼了。
除了足不出戶就能通過免費短信“收錢”,更讓何均明高興的是,一卡通短信里還對補貼名目和發放日期都講的很清楚,并且每個月還可以享受在本市自助取款機取款免除跨行取款手續費等福利,這對長期住在農村的老百姓來說,取補助款就更加方便快捷。
當天在仁壽縣還有32萬5千余戶像何均明一樣的農民都通過“一卡通”收到2019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整個仁壽縣當天共發放14159.8萬元。而且所有人都通過免費短信收到銀行到賬信息。
有別于以往的“一卡通”,此次啟用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社會保障卡 “一卡通”是以人社部門發放的社保卡為載體,兼具金融、社保以及領取惠民惠農補助等功能,同時所有人的補助從申領到打款的整個過程還全程通過眉山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發放監管平臺”進行篩查比對以及監管,該平臺還集經辦、審核、復核、監管、信息比對、查詢、分析、統計于一體,便于各部門對惠民惠農項目進行管理。
市財政局的負責人介紹,自省上安排“一卡通”專項治理以來,全市共梳理出涉及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項目有71大項,90小項,涉及13個部門,因此存在多卡發放、多級發放、數據分散以及信息不暢監管較難等問題,而通過啟用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讓老百姓通過一張社保卡就能領所有補貼,通過大數據平臺對整個發放過程進行全程監管,既方便了群眾,又能確保脫貧攻堅風清氣正。
市財政局局長 劉漢學:
市“一卡通”平臺監管機制的運行,將真正實現讓大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同時也解決了過去多張銀行卡發放,不利于集中監管,群眾不清楚涉農補貼資金情況,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