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三年內的二手車性價比較高,直接買,基本是最劃算的,其次3-5年的二手車,車型配置也比較新也很值得,6年以后的車要考慮車況,8-10年的車基本不建議購買。現在的車輛一般都是3年或10萬公里質保,這個時間段的二手車質量相對有保障,但不排除一些問題車輛,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仔細檢查,保證汽車質量后再購買。
考慮折舊,第3年的二手車最劃算
考慮折舊優惠,3年的車最值得買。
目前二手車市場,普遍認可是“10年折舊”的算法,對于一輛新車買來以后按照:前3年每年按照15%的折舊來算,中間4年每年按照10%的折舊來算,最后3年每年按照5%的折舊來算。
車子前面3年折舊最多,一輛10萬左右的車,一年轉手賣差不多打個八五折,值8.5萬,兩年再賣,在8.5萬的基礎上再打八五折,值7.225萬,第三年值6.145萬。按折舊比例來說,三年的二手車是折扣最多,最劃算的。
另外一般車型的保修也就在3年左右,在保修期內,車上零件壞了也還能保修,維護起來也還比較便宜,在4S店保養質量也比較有保障。但這類車是占少數,大多買不到。
考慮車型換代,3-5年很值得
除了折舊比例還可以用車型換代的時間作參考。
一輛車的換代,廠商需要花費3-5年,長的要7年左右進行研發生產。如果考慮要買一輛不顯老車型比較新的車,建議以3-5年的二手車作為標準。
經常聽見的2015款、2016款,每年廠商宣傳的新款車其實指的是改款車。比如更換了內飾材料、顏色,車子外觀細節調整一下,然后就拿出來重新賣。
這類基礎款的車在在3-5年都不會過時,性價比較高。買二手車也可以專門挑選這類3-5年的車子。
6-8年的車小故障較多,要看保養記錄
6-8年的二手車就要小心,除了要看價格還有看車況和保養記錄。
6年是二手車的一個分界線,根據公安部和國家質監總局規定,汽車前六年是2年一審,過了6年是1年1審。6年以內的車年檢讓你填個單子然后給你新的年檢標了。而6年以后的車要“上線檢測”——依次檢測尾氣、車速、燈光、側滑、底盤是否符合標準。
車子到這個年齡,各種小毛病什么的也開始出現了。保養馬虎的車,年檢有可能不合格,不合格車要在限期內修復,逾期仍不合格,車管所會收繳車牌證,不準再繼續行駛。買6-8年的二手車要看清楚車況。
考慮黃標和年檢,8-10年的二手車不要買
8-10年的二手車,從黃標和年檢的角度不建議購買。
國家執行的排放標準年限是不固定的,04年實施國二標準,07年實行國三標準,14年實施國四標準,到17年實施國五標準,國二到國五用了13年的時間。按排放標準升級的速度,買車到黃標大概10年左右。
如果買一輛8年的車,就算保養好,車況好。但國標一升級,在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換標車在中心路段都是限行,禁止上路。基本只能轉手或者直接報廢,很虧。綜合來說,買二手車比較實惠的是在3-6年的時間段。
二手車購買禁忌:
1、著急交定金:
二手車市場上的車數量較多,購買二手車時,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車輛一般不會遇到沒有車的情況,當消費者對汽車的整體情況不了解時,不建議消費者交定金,繳納定金后,消費者需要履行相關的責任,如果不買車,定金可能不會退還。
2、只關注汽車的某一方面:
選擇二手車和選擇新車不同,選擇二手車時需要靈活,切忌選擇二手車時只關注汽車的某一方面,尤其是只關注汽車的外觀,選擇二手車盡量要選擇一款性價比較高、整體性能都不錯的車型,可以在同級別的車型中進行對比。
3、只考慮一款車:
購買二手車時,消費者容易出現只考慮一款車的現象,購買二手車時,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購車預算劃定二手車的范圍,只面對一款車,失去靈活性,可能在買車時價格偏高。
4、虛假報價當真:
二手車的售價和新車的售價不同,二手車的價格不透明,賣家在報價時可能提高了汽車售價,建議消費者購買二手車時,找個懂車的人一起,避免在汽車的價格上出現損失。
5、購車比較急:
買車不能太急,尤其是購買二手車,可以多去看看,如果向二手車車商透露只購買一款車時,購買的價格可能會偏高。
二手車什么時候買便宜?
每年春節過后的2、3月份以及6、7、8月份是整個汽車行業的低谷,購買車輛的人數大量下滑,二手車也隨之進入淡季。這是因為旺季的時候收車,價格會根據市場行情有些偏高,在淡季收車,可能會增加庫存,期間車輛老化、維修等產生的問題或額外費用不可避免。按淡季的市場銷量,要達成交易,銷售價格肯定會與收車價格相差不大。每年的年初和年末是二手車銷售的黃金季節,在經歷6、7、8月份的低谷后,9月份又會迎來銷售的二次小高潮,一直可以保持到年底。所以淡季買車會相對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