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隨著全民理財大潮的來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涌現各種跟投資理財有關的新概念:“新三板”、“眾籌”、“原始股”、“打新股”、“資金盤”、“短線外匯”、“消費返利”、“區塊鏈”……各種投資理財APP如同雨后春筍般野蠻生長。與此同時,P2P、共享經濟等各類金融產品和新興金融模式也是層出不窮。

可惜的是,在全民創富的同時,各種傳銷騙局、金融騙局、理財騙局也層出不窮、花樣百出,讓人防不勝防。一旦有人中招入局,少則虧錢賠本,多則傾家蕩產,甚至不少人因此喪命。實在可恨!
我們盤點了常見的十大金融騙局套路,也總結了十個防騙溫馨提示,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遠離金融陷阱。
一、最常見的騙局
龐氏騙局和各種衍生騙局。
借新還舊,號稱“保本高收益”,用各種高息承諾誘惑投資者,其實根本不打算兌現,也不可能兌現。
龐氏騙局的案例多不勝數,e租寶、昆明泛亞、MMM理財騙局、溫州書畫寶、南京錢寶網……等等,涉案金額往往數以百億計,爆出來個個都是驚天大雷。
e租寶,從2014年成立到2015年末跑路,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將累計交易發生額做到高達700多億元,實際非法集資500多億元,涉及90余萬人。
昆明泛亞,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事實證明,昆明泛亞通過金屬現貨投資和貿易平臺,操控平臺價格,維持泛亞的價格比現貨市場價高25%—30%,制造交易火爆的假象,最終資金鏈斷裂,22萬投資者的430億元資金一下子就飛了。事發后,一個被騙北漂碼農在微博撰文講述自己與泛亞的悲情故事,一時間“你貪的是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
MMM理財騙局,月息30%,通過發展下線來維持,許諾高回報和高抽成,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2015年進入中國后,MMM聚集了過百萬的投資者,以及數百億的龐大資金規模。
南京錢寶網,號稱年收益率72%,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錢寶用戶注冊量已超過2億,平臺流水超過500億元,截至案發,錢寶網未兌付集資參與人的本金數額達300億元。
二、最泛濫的騙局
微商傳銷。
朋友圈各種微商招代理、招分銷等小廣告泛濫,其實都是在拉人入伙,發展下線,層層盤剝。
湖北咸寧“云在指尖”案,260萬人入會涉案6.2億。“云在指尖”是一家微商分銷平臺,據湖北省咸寧市工商局發布公告稱,“云在指尖”涉嫌傳銷一案已結案,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3950余萬元,并處以150萬元罰款。
河南許昌“誠信買賣寶”案,網絡傳銷,涉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注冊會員80余萬個、涉案金額200億余元;山東蒙陰“南京國通”案、湖北京山“南京國通”案,涉案人員51萬余人,涉案金額1.4億元;吉林長春“中山盛仕銘”案,從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16日,該公司在吉林省共發展會員5387人,獲得收入共計34229900元;安徽合肥“云夢生活”案,至案發,該傳銷組織已發展注冊會員多達28萬余人,層級達214層,交納會費人員達3萬余人,涉案金額高達2.8億元。
三、最神奇的騙局
精神控制+傳銷斂財。
打著“宗教”、“心靈培訓”之類的幌子,對“信徒”進行洗腦,讓人“心甘情愿”奉上全部身家。
創造豐盛心靈培訓騙局,斂財10億。在心靈輔導機構“創造豐盛”兩名老師的口中,種種奇跡都被解釋為人接受宇宙能量的結果。
有關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稱,這是一個通過精神控制,涉嫌進行有害培訓,以達到非法斂財目的組織。由成功學、心理學、催眠術和心靈雞湯等匯集而成的課程收費驚人,層層升高:5萬元,成為學習卡會員;300萬元,成為督導老師;800萬元,在自己的城市成立學習中心,匯集能量傳播大愛。
公開資料顯示,該組織目前已在全國設立超過40個學習中心和工作室,吸收學習卡會員逾萬名,發展督導300余人。一些急于改變生活狀態的學員,不惜套刷信用卡、變賣房產,將家庭關系推向破裂的邊緣。
而這些多以“文化傳播公司”冠名注冊的學習中心,并無培訓資質;總額超過10億元的培訓費用,通過隱秘渠道上繳,沒有開出過一張發票,也不存在任何合約。有民間反傳銷人士指出,此類培訓屬于典型的精神傳銷,即通過精神控制,達到斂財的目的,受害者被洗腦后,狂熱而難以自拔,導致社會關系破裂,人財兩失。
此外,還有類似典型案例“成功大師”陳安之;邪教“傳福音”等。
四、最隱蔽的騙局
消費返利、無息分期、有償刷單……
看似天上掉餡餅,幫你省錢獲利,其實騙你沒商量。
萬家購物,董事長被判15年涉案金額240億;之道出行,CEO謝文峰消失,無網約車許可證,上萬司機資金被套;萬協云商,以商戶“刷單”為由,封閉5萬商戶賬號,違法扣留6億資金;江蘇聯寶,原揚州寶緣,歐年寶詐騙...
鑫圓共享,打著國家共享經濟的旗號到處宣傳推廣,聲稱消費可以轉化為投資,消費多少返多少,但在返現幾天后,就停止返現。消費了,反而還能賺錢,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居然還很多人相信。
這種模式資金來源于商品的溢價收入或者會員和加盟商繳納的費用,長期來看資金鏈一定會斷裂,需要不斷拉人頭“以舊還新”。遇到這種“賺錢機會”,你可以根據它的資金來源去判斷,特別要警惕“拉人頭”的傳銷模式。
五、最新潮的騙局
數字貨幣。
打著新科技、新概念的名號,忽悠無知群眾,吸粉斂財。尤其是近兩年,隨著比特幣、區塊鏈等概念風靡,各種“數字幣”泛濫,讓普通投資者看不懂摸不透,一不留神就被套路了。
張健五行幣,下線多達18萬人,傳銷頭目宋密秋已被中國警方抓獲;亞歐幣,詐騙40億元,7萬余人被騙一空;GCB光彩幣,注冊會員數十萬,涉案金額上億元;EGD網絡黃金,注冊會員50萬人,涉案金額109億;萬福幣,注冊會員13萬人,涉案金額20億元;暗黑幣,注冊會員3萬多人,涉案金額15億;萊匯幣,注冊會員20萬人,涉案金額5億余元。
2017年12月,維卡幣傳銷組織對外宣稱是繼“比特幣”之后的第二代加密電子貨幣,升值空間大, 通過微信群、社交軟件群、公眾號進行洗腦,誘騙他人投入巨額資金,并設立門檻,會員注冊后不能退會、退款。
“傳銷幣”主要有兩種方式獲得收益:一種是交納會費,另外一種則是通過“拉人頭”發展下線。該類騙局的模式基本就是,以數字貨幣為幌子來進行傳銷,注冊免費得礦機,拉微信群推廣就能獲取收益。上漲過程中瘋狂鼓勵人買幣,在下跌過程中,又宣傳趕緊入場。莊家拉盤,一堆敢死隊就去接盤了。
六、最無恥的騙局
養老騙局。
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怡養愛晚(北京)養老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怡養愛晚),打著“愛晚工程”的旗號,借著經營養老基地,以“零風險”、“高回報”和“零費用”吸引老人們投入養老儲蓄,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吸收了上億元資金。隨后,該公司被曝出資金鏈斷裂,合同條款無法履行,千余位老人的養老錢血本無歸。
2017年初,河南新密市一家名為“老媽樂”的商貿公司,吸引了很多老年人關注。他們通過設立分店、散發傳單、當面授課等方式,聲稱專門辦理養老業務,并向老年人許諾,只要花錢辦卡,成為“老媽樂”會員,以后就不愁養老,還能領取比銀行高很多的利息。然而,就在很多老人打消疑慮,投資成為會員后不到半年,”老媽樂”公司卻不再兌現返利承諾了。一開始還以電腦故障、總公司返款慢等等理由推脫,到2018年3月,“老媽樂”公司在新密的辦事處突然關門歇業人去樓空。
七、最缺德的騙局
慈善騙局。
發起虛假的愛心傳遞,以愛之名,實為詐騙。
善心匯,高呼“扶貧濟困、均富共生”,名為精準扶貧,實為非法傳銷,涉案金額高達數百億元。高收益為誘餌,通過網絡虛假宣傳,采取“拉人頭”方式大肆發展會員,一年時間裹挾群眾逾500萬人……慈善光環之下,十余億元悄然進入張天明個人腰包。
伏法的張天明已經認罪,綜合張天明自己供述和公安部門調查,張天明把非法所得的十余億元,用于給自己和家人購置大量資產,如在昆明以自己控股公司的名義花費2.2億元購買了一座大廈。辦案民警介紹說,張天明的妻子在逃跑時,隨身攜帶了140多萬元現金、29張銀行卡,僅抽查的8張卡中的資金就有1100多萬元。
“我愿意現身說法,‘善心匯’成立之初就是為了取得個人利益,我個人深深地感到悔恨和愧疚,‘善心匯’如今變成了‘惡心匯’。”在接受采訪時,張天明說道,“不勞而獲是走不通的。希望大家不要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能夠真正意識到,這種模式的危害。”
此外還有一點公益,民族資產解凍騙局,“振興中華慈善基金會”,等等。
八、最虛偽的騙局
假名字、假資質、假背景、假網站、假信托、假銀行、假基金、假券商……但凡能誤導投資者的“靠山”,造假者都果斷敢抱大腿。要么是在公司名字中加入“正牌”誤導投資者;要么盜用正牌公司之名發布虛假產品。
南京假銀行存款超過4億。門面裝修看起來像真銀行,工作人員辦起業務也像真銀行,甚至拿出的存款單看起來也是真的……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南京一家吸收存款超過4億元的“國有銀行”,竟然是個“李鬼”。
民生銀行假理財產品專騙“有錢人”。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涉嫌偽造產品,并以產品“讓利”轉讓的方式吸引該行私人銀行高凈值客戶,致使逾150名投資者被套,涉案金額或高達30億元。
還有一些釣魚App和釣魚網站,通過帶有木馬病毒鏈接獲取用戶賬戶信息,吞噬錢財。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高仿。無論是App的圖標,還是網站的頁面和域名,釣魚App和釣魚網站都盡量做到跟正規的盡量一致。
九、最“善變”的騙局
消費貸、現金貸、校園貸、培訓貸、醫美貸……
各種號稱零抵押、低息、無需個人征信的小額貸層出不窮,名稱各不相同,但本質上都是高息貸款,甚至有些貸款實際利率超過70%,一旦借貸人無法按時歸還,就會面臨各種暴力催收的威脅,甚至禍及家人、危害生命。
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消費貸”、“培訓貸”、“醫美貸”都存在詐騙情形,但是部分此類貸款經過包裝之后,的確會讓消費者不知不覺中泥足深陷,還有些提供此類貸款的公司,目的是使用消費者的身份證去各個平臺借款。
十、最洋氣的騙局
外匯交易詐騙
這些金融騙局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的旗號,或者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外匯跟單等。比如IGOFX新概念外匯,JJPTR(解救普通人)外匯騙局,沃爾克外匯,PTFX外匯跟單,諸如此類。
國內外匯交易平臺打著國外監管的旗號行騙,構建虛擬的外匯交易平臺,在數據上造假,在用戶初入市場之時給予盈利的甜頭;在交易時滑點,使下單的點位和最后成交的點位存有差距,謀取暴利。
金管家,聲稱是恒星外匯平臺的代理商,受到海外監管局的監管,但只是一家套牌公司,用虛假交易平臺,以保本的噱頭,高額的回報誘騙群眾投資,詐騙金額高達數百億,涉及投資人數幾十萬人。
第一網貸在此提示:中國法律規定大陸不得設立公司組織公民炒匯,國內能夠炒外匯的正規渠道只有銀行,但保本保息都是謊言。
除此之外,還有郵幣卡、紀念鈔等收藏品投資騙局。他們往往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吸引投資人下載投資平臺軟件并投入資金,再通過操盤先給予少部分收益或在冒充“受益群眾”群內發送虛假收益,吸引受害人追加投資后,棄公司跑路。
新三板原始股投資騙局。去年底以來,有不法分子低價從新三板掛牌企業受讓股份后,以“即將轉板上市、升值空間大”為由,誘騙投資者高價買入這些新三板股票,獲利達10倍。另外也有公司宣稱即將在新三板在上市,向社會公眾發售或轉讓“原始股”,有的還承諾固定收,實則利用投資資金進行非法集資。
總之,騙局方式千萬種,只要做到“保持警惕,遠離高利誘惑”這一條,這些騙局都會離你遠遠的。
十招防范金融騙局:
1、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
2、所有貼息存款都是違法的,千萬別碰!
3、陌生短信不要回,陌生鏈接不要點擊!
4、有人跟你借錢一定要電話核實!
5、所有包賺不賠的炒股、炒黃金軟件都不要碰!
6、商場或飯店刷卡一定要親自刷,輸密碼時用手遮住!
7、短信驗證碼比密碼更重要,對任何人都不能泄露!
8、去銀行存款或買理財產品,不要被忽悠買保險了!
9、不要所有的賬戶都用一個密碼!
10、手機里千萬別存身份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