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速多少最省油?汽車界一直流傳著一種省油方法,不知道小伙伴們聽過沒?這個概念叫做“經濟時速”。根據廠家實驗表明,轎車的車速在60km/h-80km/h是最省油的。
對于車主來說,除了每年必須要交納的保險費用,愛車最高頻的花銷應該就是油費了。據統計,每位車主平均每個月大概要加2-3次油,油耗成為車主們最關心的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經濟時速”這個說法到底準確不準確?是真相還是謠言?
今天,小編就帶你一探究竟。

其實,決定車子是否省油,第一就是車子在開動時的風阻,耗油量的多少和汽車本身的重量也有關系,一般來說車子重量越重,速度越快,耗油量越多。
看到這里,如果你想當然地認為車速越低越省油,可就大錯特錯了——這與發動機的工作有關系,如果車速過低,那么汽車的燃油就會燃燒不重復,反而會導致耗油量增多。
具體來說,可以這樣區分:
如果我們的車子是1.2L以下排量的,那么經濟速度在50km/h;
如果車子的排量在1.2L-1.6L之間,那么經濟時速在70km/h;
如果我們的汽車排量大于1.6L-2.0L, 那么經濟時速在100km/h;
大于2.0L的話,那么經濟時速就在120km/h。

從理論上說,發動機的轉速剛好滿足最高檔位時車速的動力,這個點就是最省油的。
某款6速自動變速器的車子,其預設的模塊程序中,6擋的最低車速是60公里,此時維持車速以及動力的發動機轉速是1700轉,(如果是手動檔的此時不會出現拖擋),那么,勻速6擋開60公里時速是最省油的。
但是,如果長期以此檔位和車速行駛,難免會因為路況變化等出現動力不足、加速動力不夠等情況,導致燃燒不充分積炭以及氣門工作連貫性差敲擊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費車,所以,一般為車速到80公里左右為比較經濟。
當然平時開車的時候不用特意去注重經濟時速,其實開車的習慣對于耗油量來講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何能既正常行駛又省油呢?小編日前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私家車節油需注意以下六點:
一是汽車行駛過程中,要注意看水溫表 ,發動機正常的水溫應保持在80攝氏度至90攝氏度之間,如過高或不足都會使油耗增加;
二是時常檢查輪胎的氣壓, 以保持在最佳狀態,輪胎氣壓不足會增加耗油量;
三是不要隨意更換輪胎的大小, 選擇更寬的輪胎或許讓車看來更有“跑車味”,但輪胎越寬,車輪阻力越大,燃油消耗量就越多;
四是用黏度最低的發動機油。 發動機油黏度越低,發動機就越“省力”,也就越省油;
五是不要熱身過度。 有些車主喜歡在早上開車前,先熱身再上路,但熱身太久會更耗油,可先讓車慢慢行駛一兩千米來達到熱身效果;
六是要按時保養,但是不能過度。 要經常清理空氣濾清器,使發動機多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保證進氣系統的暢通。按時對點火系統進行檢查,定期更換火花塞,因為足夠強的點火火花是燃燒充分的保證。燃油系統也應該定期清洗,噴油嘴的積碳會造成針閥密封不嚴,造成燃油泄漏。發動機內部也應該定期清洗積碳,過多的積碳使發動機燃油控制不準確,油耗上升。

此外,小編還總結了幾條關于開車省油的誤區,大家也千萬別再犯了!
1.空擋滑行并不省油;
2.手動擋比自動擋省油。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CVT、DSG、8AT等變速箱不斷涌現,電腦邏輯不斷升級,齒比調校越來越出色,自動擋甚至比手動擋更省油了;
3.升擋超車。
大多數都認為高擋位的速度較快,所以中途超車要加擋,而事實上高擋位的扭力較少,動力輸出不足,導致油耗增加;
4.排量越小油耗越低。
小排量的車型要比大排量的車型油耗更低,但也不是絕對的,油耗的高低不完全由發動機排量決定,車身的自重還有車子的空氣動力學特性,發動機的技術以及變速箱的換擋邏輯各方面也會影響車子油耗,小排量車低速行駛優勢大,而高速行駛大排量車型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