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之所以總部經濟稅收優惠政策目前比較火熱,是因為它申請優惠的時候比較方便快捷,基本上不需要企業操心,無需法人到場,全程都是有園區專人處理,對接,直至企業注冊,工商,稅務等所有事完畢,企業可以自由經營開票。
但是入駐的企業也應該明白,既然是開公司經營,自身的業務肯定是要符合要求,業務要真實,基本的業務三流一致(合同、票、銀行)是毋庸置疑的,通過分流分包公司的業務利潤到稅收洼地的企業,也可以直接對外接業務,降低綜合稅負率。
一般以以下幾種形式的企業性質入駐享受政策:
一是,一般納稅人有限公司形式,可通過注冊分公司、新公司之類的形式,對外承接業務,分包業務,享受當地對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地方所得部分的50%-70%的獎勵,增值稅地方所得為納稅額的50%,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稅為納稅額的40%。而且如果是納稅大戶的情況,還可以一事一議,獲得更高比例的獎勵扶持,申報納稅的次月獎勵到位。
二是,小規模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征收的方式,個人獨資企業是企業解決企業所得稅壓力的工具,直接注冊服務類型或者商貿類型的個獨企業,申請個人獨資經營所得稅的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不看企業的進項成本,直接核定其銷售額的10%作為利潤,然后對照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所得稅,如銷售額300萬,核定10%的應稅所得率,利潤就為20萬,對應的稅率就為20%,速算扣除數10500,綜合在0.5%-2.19%之間,增值稅為1%(2020年底前),附加稅0.06%,綜合稅負不超過3.2%。
個人獨資企業由于其企業性質原因,依法不繳納企業所得稅,且分紅稅也是沒有的,繳納完增值稅,附加稅以及個人經營所得稅后就可以直接自由支配了,可輕松的解決部分25%的企業所得稅和分紅稅。而其行業限制最好是企業管理服務為主,咨詢服務,技術服務等等。
三是,當然除了以上兩種形式,公司取不到進項的情況下,可以以個人的名義去稅局開票,這種模式相信很多企業都知道,而且每個地方的稅局都是可以開的,但是絕大部分都是以勞務報酬的形式開的,意味著要繳納20%往上的稅金,這個成本也太高了,很多的建筑企業都面臨著這樣的困擾。但是小編了解一些地方個人名義去稅局開票的稅率是非常低的,因為可以核定為個人經營所得,因此增值稅1%,附加稅0.06%,個稅核定為0.5%,綜合繳納1.56%后就直接打印完稅憑證,而且年底不會匯算清繳。
以上幾種方式非常方便快捷的,通過合理的形式利用各地的優惠政策降低綜合稅負。